移液器的檢測和校準指南
一、實驗室簡單檢測
(一) 氣密性檢測
移液器吸滿液體后,手持垂直放置15s,檢查吸嘴的尖頭有無液滴,如有,則說明漏氣。
(二) 準確性檢測
1) 量程小于1μl,建議使用分光光度法檢測。將移液器調至目標體積,然后移取染料溶液,加入一定體積的蒸餾水中,測定溶液的稀釋度(334nm或340nm),重復幾次移液操作,計算移液器的度。
2) 量程大于1μl,可以用稱重法檢測。通過對水的稱重,轉換成體積(體積=質量/密度),鑒別移液器的準確性。由于水的密度是隨著溫度變化而變化,且稱量天平本身度不符合檢測要求,檢測又大多在一個開放式空間內操作,偏差在所難免。因而,此種稱量法只能現場粗略地判斷移液器的準確性,進一步的校準必須在專業的實驗室操作進行。
注意:稱重法實驗室*條件是高度靈敏的分析天平(定期校準)、雙蒸水和稱量容器。水、移液器和吸嘴必須具有相同的溫度(20℃時水的密度為0.09982)。
二、專業校準
移液器的工作量大,長期使用,將會使彈簧彈力發生變形,加之本身是塑料,不耐磨擦,就會產生誤差。為了保證移液器傳遞液體量的準確性,必須對移液器進行定期校準。為了更好地發揮該類計量儀器的作用,對新購進的儀器要進行校準才能使用;對正在使用的計量儀器,由于長期使用會造成其示值于度量對象的誤差,這種誤差若不進行控制,及時校正,必定會影響科研工作。因此,對使用的移液器要定期檢定、校正,并建立檔案,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發揮作用。
目前,在許多實驗室條件下進行的常規檢測并不能*取代專業的校準工作,因為校準對于外部環境、工作條件及使用的精密儀器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,而這些條件往往是大多數實驗室無法提供的。現在一些大型的移液器制造商均采用統一的移液器標準操作規范,利用專業軟件校正系統,通過計算機對分析天平進行在線控制,測量、數據采集、計算、結果評價等環節由軟件控制完成,所有人為操作都被計算機記錄隨報告打印出來,采用電腦對數據進行評估認證,*排除了人為操縱校準結果的可能性,并制定當地代理商提供專業的校準和維修服務。
操作過程
1) 同溫化處理:校正前,所有移液器及校正介質(如工作臺、天平、雙蒸水等)置于相同操作間至少4h,以確保它們具有相同的溫度。
2) 內外部清洗。
3) 潤滑活塞。
4) 校準:采用三點校準法,即根據移液器量程范圍,選取zui低量程、中間值和zui高量程三點分別測試10次,各個測試點取其平均值,計算其準確度(inaccuracy)和度(imprecision),評價標準符合DIN 12650要求。
5) 校準報告: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給算計打印的標準報告或PICASO校正報告,符合ISO、DIN或ASTM相關標準。
影響準確性的因素
1) 操作錯誤:包括30℃手持式移液器吸液;與吸嘴不匹配,較易造成脫落;殘留的試劑倒流,污染活塞和密封圈;快速吸液排液,導致部分液體殘留在吸頭上等都會影響準確性。
2) 移液器損壞:包括移液器的頭部被刮擦,斷裂受損;活塞受污染;彈簧受腐蝕等。
3) 操作條件的影響:包括未作調整吸取與水不同密度的液體;樣品和移液器的差別太大等。